同志们:
******指出:“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者无畏,为公者恒强,无畏者才能担当和斗争。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来说,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始终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就是因为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正是因为公而忘私,才能无所畏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今天我就围绕“担当”,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一、守牢初心、坚定信念,不断锤炼敢于担当政治品格。“担当”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能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在救亡图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步履维艰的新中国建设初期,无论是积极求索的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开拓进取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担负着“先锋队”、“领头雁”的责任,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坚定。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能力,可以培育、可以强化、可以升华。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历史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修养,强化实践锻炼,砥砺思想品质,提升能力素质,切实做到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在尽责担当中争出彩、干出彩,以个人出彩汇聚成XX区高质量发展的浓墨重彩。“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树立终
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客服。
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文本君·搜搜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