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聚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实干担当‘一刻不停歇’”这一主题上党课。作风建设与实干担当,是我们党历经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质。
一、深刻认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大意义
(一)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
作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如今的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贯穿党的发展历程。良好的作风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回顾历史,延安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力整治了“四风”问题,让党的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反之,若作风出了问题,就会脱离群众,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作风问题就像弹簧,“压一压就紧一紧,松一松就弹回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作风,具有很强的惯性和隐蔽性。一些干部习惯了搞形式、走过场,表面上对作风建设积极响应,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比如,有的地方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看似工作部署得井井有条,实则没有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作风问题也会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一些“四风”问题穿上了“隐身衣”,从明处转向暗处,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因此,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三)新时代对作风建设提出新要求
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科技创新到生态保护,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良好的作风来保障。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局。
同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党员干部的作风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们必须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当前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部分干部在工作中重形式轻内容,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在一些会议和文件中,空话、套话连篇,缺乏实际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些工作检查和考核,过于注重资料的完备和形式的规范,而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例如,在一些基层调研中,存在“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现象,干部只是到现场转一转、看一看,没有真正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问题。
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客服。
阅读全文
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文本君·搜搜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