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说话假大空?

2022-12-18 20:11:45 | 阅读 : 592收藏文章

关于假大空,有2件事在我印象中,一直很深刻。

一是,多年前报纸上刊登过一则图配文消息,讲某个地方春节后开大会,主题是要收收心、转作风、开好局。但图片画面却是许多人在椅子上昏昏欲睡。配发的评论是:如此收心、如此转作风,怎能开好局?

 当时,我们部门的一把手,在内部会上,无意谈到这件事。他说:领导在台上讲,同志们在底下睡,在追究底下同志作风的同时,也要问一问,台上人讲得是不是有问题……

二是,记得是书上的一个笑话,说一位官太太,晚上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把自己的老公摇醒,说你给我讲上一段,给我上上政治课,让我赶紧睡一会,明天还要早起给孩子做早饭呢?

这两个例子,从侧面都反映了假大空的巨大“威力”。

假大空在官场特别盛行。为什么?有这几个理由:

一是思维方式。东方人的思维习惯相对于西方人,更注重概括、整体、笼统、抽象。就比如东方人画山水,讲究意境,西方人画油画,讲究精细。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讲话人尤其是领导爱从宏观、整体、抽象层面来谈。而这么一谈,就极容易形成假大空。

二是语言习惯。官场上写文章、作讲话,基本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比如一说到要做好某项工作,就是要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加强宣传、强化考核之类的话。不说这种话,真不知道说其他啥!

三是自我保护。对一件事,有自己的意见看法,当然可以谈,但是有风险,你不知道这话会不会伤害到其他人;如果没有看法意见,自然就谈不出。所以,当众场合,说一些假大空最保险。

假大空,有时候可以用,但是长期用,或者习惯了用,就会有大问题。对于工作本身来说,假大空不解决问题;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假大空容易让人丧失思考能力,养成逃避现实的习惯,而这恰恰是对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避免假大空?关键是让语言具体化。怎么来做呢?

1.下完结论后用事实进行补充。

我的一位同事经常给我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别淘气,把他累的够呛。

他说这话时,我根本不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和他孩子一起吃饭,才真实感受了什么叫淘气。就短短1个小时,他的孩子,一会用筷子敲碗,一会用手去拉桌子上其他小女孩的辫子,一会把杯子里的水倒到碗里,接着再倒回去,一会钻到桌子底下去解他爸皮鞋的鞋带……一顿饭下来,全程没有消停。

孩子特别淘气,是个结论,如果没有后面的事实,你根本

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客服。

阅读全文

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上传文稿交换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