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高效推进?巧用 “四案法”,难题迎刃而解!

2025-04-03 10:08:49 | 阅读 : 34收藏文章

基层工作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要学会并善于运用四案法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更能激发基层工作活力。

事前有“研案”

现在很多工作讲求高层顶层设计,中层政策把控,基层负责落实。但是,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做到让群众满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结合基层实际是很重要的。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往往一项工作,从顶层设计上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指导,到了不同省市甚至不同乡村,都有很多不同的情况出现,不是一个省市出台的政策能够把控得了的。基层干部对照中层政策把控,往往很难落实到位,甚至出现不落实没矛盾,一落实,矛盾突起的现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政策丢失在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原因。要想真正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事前必须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改革开放之初,每个县市都有政策研究室,每个乡镇都有政策研究员,后来在机构改革中被取消。县市和乡镇没有政策可研究的吗?其实是需要的。

譬如,中央要求保护农村耕地面积,确保粮食安全。******也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为了保护耕地,一些地方出台政策要对农村非粮占地进行限期拆除。

前些年,一些省市要求少种粮食,多种树。所以,很多原先的粮田被大户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从农民手中把耕地集中过去栽了树,大部分大户与农民签定的合同期限为10年以上,有的长达30年。大户为了多栽树,把过去的基本农田田埂毁掉了,当家塘坝也填掉了,栽上了各种树木。

过去对于这些耕地林地,一些省市不但鼓励,还有奖励,市场营销也旺。近些年,市场不行了,有的大户给农民的流转费都欠了几年,现在却要求大户退林还耕,还限定时间完成。基层干部面对大户做不了思想工作,面对群众更是做不了思想工作,真是两头受气

假如在这一政策出台之前,各地能够充分调研,把现实问题摆出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来,把群众和大户的想法亮出来,把政策的针对性强起来。对如何对大户进行经济补偿,如何让大户兑现拖欠农民的土地流转金,如何让毁掉的基本农田修复,如何让收回的基本农田种上粮食作物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那么,基层干部也不会遭到群众的骂

很多政策不是不可以更改,甚至多次更改也是正常的,而事前的研案决定政策更改的次数。通过研案,也可以让基层干部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工作有“方案”

方案在推进工作落实中,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基层把工作落到实处,方案中除了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时间步骤、工作要求、组织领导之外,还应当有政策宣传组、具体问题解答组、政策跟进组、矛盾调解组等,才能真正把一项工作从纸上落到地上

现在许多工作为什么悬在半空中?就是因为方案只是顶层设计的翻版,空里来空里去。看文件标题就知道,某某的意见的意见的方案,每级组织都是文抄公。到了基层,基层干部看见了,也只能当甩手公。领导讲了,干部听了,工作就算行动了。

其实,方案出台前,除了研案外,还有一项工作叫试点就是要选择好中差远中近易中难等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在试点中再总结,完善实施方案。这样出来的方案,才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现在很多人喜欢吃快餐,一些干部也希望工作吃快餐。从而导致工作乱如麻,矛盾一大堆,问题往基层推现象出现。许多工作往往看似在一个部门,实际上在多个部门,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协同解决。但因为缺少多部门协同,具体细致、可落实的方案,工作往往开头声音大、中间劲头小、事情草草了、基层管不了、群众骂不少

为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基层需要的是上级实施方案越细越好,工作步骤越明越好,领导机制越全越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分工有序、运作有力、落实到位、追责有章

难事有“预案”

基层工作除了方案之外,还要有应急预案所谓预案,就是事先准备好,防止突发事件出现了,能够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造成社会影响。

如防汛抗灾、防震防风、安全事故、突发性疫情等,这时就需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通过演练和培训,使工作人员熟悉应急流程和方法,以便在关键时刻迅速采取行动,避免事态扩大和影响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

预案中,要明确组织名称、人员分工、责任主体、处置流程、应急资源准备、后勤保障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应对。

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一些领导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化造成的。不论什么工作一包了之,把责任与风险下移。把一些上的工作,都分到各个单位,给单位下任务、提要求。然而,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却没有人收集、没有人决策、没有人处理。

有的工作主体是某个部门的,由某个领导牵头负责,同样也分到了各个单位,把责任主体下移到了各单位,由各单位领导负责。这也是问题出现,要么难以追责,要么追责一大片的根本所在。甚至有的工作本来是主管部门的工作,却让主管部门变成了督查部门、考核单位。

总结成“教案”

总结能成教案,就是到工作结束、总结工作的时候,能让这次工作成为下次工作的教案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做好工作的能力。

实际上,每次工作都是一次经验积累和反思的机会。在结束一项工作后,基层干部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教案。这些教案可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和借鉴,帮助其他基层干部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同时,这些经验教训也可以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基层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现在,很多干部培训,为什么基层不感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培训机构教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讲的内容让基层干部乏味。

读过党史的人都知道,过去,我们党培养干部不仅要从基层一线选拔,而且要让一线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对每次战斗,即使是失败的战斗也要进行总结。然后将案例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个战斗单位,让指战员进行学习。一旦遇到了,就会进行应对。

这也是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这个好传统不能丢。

 


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客服。

阅读全文

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上传文稿交换获取

推荐阅读

  1. 1.“90”后组工干部竞赛一等奖文章8篇:立的是志、书的是魂、写的是心!
  2. 2.一名干部的十年感言:“同事提拔”的“酸”,“领导肯定”的“甜”,“熬夜加班”的“苦”,“工作缠身”的“辣”
  3. 3.实干笃行担使命 砥砺奋进新征程 奋力夺取海南农垦高质量发展新胜利 ——在2024年海垦集团工作会议暨第二届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4. 4.中国铁建总裁王立新在2024年工作会暨三届四次职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5. 5.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戴和根在2024年工作会暨三届四次职代会上的讲话
  6. 6.【产投集团】以“突破”赢未来: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公司2023年度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7. 7.如何打造金句,我总结了4个特征和4种句式
  8. 8.中国铁建总裁庄尚标在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 9.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在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0. 10.中央八项规定丨80条违规例子清单

文章排行

关注我们

  1. 微信服务号

  2. 联系客服

    (文本君·搜搜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