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二〇二二高光时刻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犹如一曲恢宏激越的交响乐。刚刚过去的2022年,注定是其中扣人心弦的雄浑乐章。这一年,我们践行“三个转变”打造中国智造硬核实力,落实“六稳”“六保”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逆行驰援抗疫抗洪抗震一线展现忠勇担当;雪域高原上,一条铁路正在穿越崇山峻岭建设;江河湖海中,深中通道正展翅飞跃伶仃洋;茫茫戈壁滩,和若铁路串起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横断山脉间,大瑞铁路助力“西南丝道”焕发新的生机;“一带一路”上,雅万高铁闪耀“中国智慧”,帕德玛大桥架起孟加拉“梦想之桥”……“开路先锋”旗帜在六千多个工程项目施工一线高高飘扬,“开路先锋”精神在三十万干部职工的有力行动中充分彰显。每一项重点工程、每一个国之重器、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我们奋斗的坐标,是载入企业发展史的高光时刻,更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底气所在。这些发展成绩的背后饱含着全体干部职工辛勤的汗水、奋斗的艰辛、无私的奉献!
★认真做好冬奥会保障工作,******考察了我们设计的北京冬奥会重点工程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并看望慰问相关人员,令全体干部员工备受鼓舞。
★高质量建设雅万高铁并做好运行服务保障,******出席G20峰会期间亲自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建造”风采。
★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攻坚战。总部层面221项、所属各级企业2.8万余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
★经济效益稳中有升。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利润增幅在建筑央企名列前茅。实现中央企业年度业绩考核“9连A”和任期经营业绩“5连A”,获评任期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
★市场营销再攀新高。年度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
★施工生产高效推进。全年完成营业收入再次同比增长。四局、一局营业收入超千亿元。
★北京丰台站、郑渝高铁、杭台高铁、深圳地铁“两线三枢纽”、玉楚高速等国内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等海外重点工程顺利完工。
★全断面盾构机销量连续11年国内第一、6年世界第一。
★拉林铁路藏木雅鲁藏布江大桥、深圳黄木岗交通枢纽V柱空间分别摘得国际桥梁大会和国际隧协最高奖。
★“中国中铁”品牌荣获“华谱奖”,获评“叱咤全球的国家名片”。
★获鲁班奖1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4项;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500项、授权专利7718项。
★拉林铁路等39项工程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
★研发的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举办首届“开路先锋”文化节,命名首批18家“开路先锋”文化教育基地。
★系列理论研究文章在《求是》《人民日报》《学习时报》等重要宣传阵地刊发,2.3万余次亮相中央主流媒体。
★公司《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第34位、ENR全球最大250家承包商中排名第2位。
★累计发放“两节”送温暖资金并慰问职(民)工36.9万人次。
★落实稳就业要求,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2.1万余人,提供劳务就业岗位200余万个。
2023年工作计划: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效益提升价值创造聚力攻坚
一、在深化提质增效方面要确保新成效
提质增效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要重点从经营、生产、财务三个维度抓好落实。一是持续强化经营开发。经营是提质增效的先决条件。要加快补齐资源要素短板,以市场竞争为导向迅速积累各业务领域经营所需的资质业绩、技术装备、高端资源、专家人才、合作伙伴,为在传统领域拓宽“护城河”,在新兴领域锻造“攻城锤”提供资源保障。要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要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要强化工程局市场竞争主体意识。二是持续强化生产组织。生产是提质增效的实现基础。要坚持“一切工作到项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好方案策划、设计优化、施组编排、成本管控、二次经营、决算销号等关键环节,建立“成本领先”优势,以大商务管理为抓手,务实高效纵深推进项目管理效益提升行动,确保实现项目平均利润率再提高。要强化物资集中采购,充分利用集中采购在降低物资成本、平抑价格波动、改善供需矛盾、遏制购销领域腐败的优势,按照分类分项、做实做细原则提高两级集采成效,降低项目层面非必要自采材料比例,真正实现降本增效。中铁物贸要扛起保持主材供应链稳定责任,扎实用好供应链金融工具,坚决做到集采降价、按需保供、畅通物流;采购单位要平衡好付款周期和采购价格,做到综合成本最低。要深化技术体系建设,落实好股份公司《施工企业技术体系建设和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工艺工法创新、强化技术方案审查和交底,在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凸显技术支撑作用和综合保障作用。要深化专项行动力度,持续巩固深化去年综合治理成效,在久竣未结项目专项整治、违法转包分包专项治理、铁路项目亏损治理、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更大成效。三是持续强化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提质增效的综合保障。要未雨绸缪增加现金储备,加大资金归集力度,常态化开展“双清”工作,全力压降“两金”规模,持续改善年内经营性现金流量。要跟紧吃透政策红利。要从严从紧预算管理。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实现新突破
改革是增强发展内驱力的关键一招。今年要深入贯彻好新一轮国企改革部署,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以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主体核心功能为重点,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一是系统优化现行管理体系。当前,非生产机构过多、管理流程过长、管理人员冗余的现状严重制约管理效率、导致管理成本高企。要按照“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原则进一步开展机构优化和组织变革,在结合市场变化、系统梳理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各级总部精兵简政、项目部精干高效,坚决遏制各级总部机构变相扩容、项目管理团队“蛮生长。二是重塑现行分配制度。要以业绩为根本、以效益为导向改革工资总额分配机制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中长期激励措施,在精准考核的基础上,将各单位工资总额与经营业绩、投入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挂钩;将负责人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刚性执行任期制和契约化协议;将项目人员收入与项目盈利水平挂钩,进一步提高模拟股权、超额分红、项目效益承包等激励制度应用范围;将员工薪酬与岗位价值、绩效贡献挂钩,进一步拉大固浮比,不养闲人,不搞“高水平大锅饭”。三是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综合任期表现、履职评价、年度考核结果,加大企业领导人员优胜劣汰力度;进一步贯通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外部董监事考核体系,明确留任、淘汰标准,探索外部董监事与子公司负责人双向交流机制。四是加强全产业链协同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股份公司和区域总部高端经营、集团公司主体经营、三级公司自主经营、项目部滚动经营职能,构建协同经营的全新格局。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和经济关系,持续开展内部“三角债”专项清理,严防内部公关和组织内耗。整固全产业链和多元业务优势,充分挖掘投资、设计、工业、金融、地产、资源等各板块资源禀赋,重点加强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五是持续推进投资业务和投资公司改革。今年投资业务重点要控总量、控质量,在科学测定投资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投资预算并刚性执行,多措并举引入外部权益资金,突破资本金支出瓶颈;要将项目可融资性、可退出性、全周期财务生存能力、资金回收期限作为重要评审原则,严把投资超概风险、政府履约风险、合同缺陷风险、运营缺口风险,确保投资安全、达到预期。投资公司要坚持“四化”“四自”改革目标,迭代升级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型,锻造市场深耕能力、建设管理能力、项目运营能力和资产经营能力,无法适应生存压力的将被淘汰退出。六是着力打造核心竞争主体。要一手抓“扶优扶强”,全面加快“王牌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主力三级公司”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锻造搏击市场的钢铁之师;一手抓“瘦身健体”,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清理空壳公司、僵尸企业,坚决撤并重组长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三级企业,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进。持续加强扭亏治亏工作力度,综合施策、一体推进。七是优化完善治理机制。部署开展四家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内强质地、外塑形象,提高资本市场价值认同。深化子公司治理机制,明确二三级公司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以加强二级公司董事会建设为前提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推进二级公司董事会从“有形管理”到“有为治理”转变。八是抓好“十四五”规划修编。“十四五”已时间过半,要结合贯彻二十大会议精神、内外部形势环境新变化、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要求和公司发展实际,对“十四五”规划进行修编完善,不断增强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引领性。
三、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要彰显新担当
要深刻领会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论断新战略新要求,聚焦主责主业,找准企业定位,更好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彰显新担当。一是以生产经营新成绩服务经济“稳增长”。这是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也是经济责任。要强化对国家和各省市“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政策研判,抢抓以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进一步压实各级企业稳增长责任,确保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三增”年度目标。各单位要前移经营节奏,通盘考虑经营重点,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聚焦重大综合项目强攻突破、尽锐出击;要抢抓一季度、奋战二季度,确保实现开门早、开门快、开门红,力争上半年完成全年经营任务的60%以上。要抓住当前疫情政策全面优化、需求逐步回暖的时机,加快推进施工生产,多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以“开路先锋”新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主动对接交通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建设要求,主动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集聚。要进一步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升级商业模式,以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和产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地。三是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新姿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二十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要围绕“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总目标,做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顶层设计;聚焦提高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开展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全面对标,按照国资委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品牌提升行动目标和标准,补强企业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产业布局、核心技术、国际化指数等方面短板。
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要创造新业绩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立体多元创新方式推动企业向价值链更高端演进。一是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通过科技创新在根本上解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生产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解决产品科技含量与企业市场地位不匹配的矛盾,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和可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落实“三个转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各级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技术牵引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力。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围绕解决“卡脖子”难题,持续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以上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抄袭。如有疑问,请联系本站客服。
如需阅读全文或下载源文档,请您点击网站右上角登陆按钮进行登陆,不便之处,还请谅解。
(文本君·搜搜文稿)